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沉浸式”新闻对重大主题报道创新的启示

时间:2021-05-16 14:14:18 来源:传媒茶话会

分享到: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郭宇靖 屈萌

导读

2021年全国两会新华社推出“沉浸式”报道《听会》,借助创新技术将人民大会堂新闻场景重构,创造了每个受众都可感知的第二新闻场景,通过“5G+8K”的应用,实现了会场内外实时互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在媒体深度融合时代,重大主题报道如何创新表现形式?2021年两会报道中,新华社推出“沉浸式”融媒体报道《听会》,通过多场景变换,让受众仿佛置身两会现场,将大会堂的温度一同传回,实现会内会外同频共振。相比以往虚拟现实或360全景类“沉浸式”报道,《听会》借助模拟的虚拟环境,不仅提供给现场受众更加真实的体验和交互,而且通过融媒化手段进一步传播。未来,随着“沉浸式”新闻报道模式的优化,可将这类技术和报道方式应用在更多的新闻场景内,为5G技术在媒体融合中提供更多应用,形成集约高效的内容生产体系和传播链条。

沉浸式观两会

实现“民有所呼,会有所应”

从郁郁葱葱的竹林到浩瀚无际的大海;从太空探测到高铁飞驰;从人民大会堂到新华社新立方演播室……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之际,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创新性地推出“沉浸式”报道《听会》,通过“5G+8K”技术直击两会现场,突破时空之壁,带给观众不一样的听会体验。

《听会》通过可视化技术将场景图片、动态视频、3D建模等要素结合在一起,利用新华社最新建设启用的“新立方”演播室的五面环绕式大屏幕,将人民大会堂新闻场景重构,创造了每个受众都可感知的第二新闻场景。在此次报道中,所有在演播室的受邀嘉宾,如同步入人民大会堂的万人大礼堂中,在现场声音、画面的实时同步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全国两会这一激动人心的国家历史进程。

《听会》将脱贫、抗疫、教育、医卫、快递、社区等不同行业岗位的12位独具新闻性的嘉宾邀请到“新立方”演播室。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医生陶勇、海淀区法官王志勇、快递小哥王冠军等受邀嘉宾和现场观众一起,同人民大会堂的代表委员同步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并在现场结合自身的工作岗位和关注领域,畅聊时事,提出问题,直抒己见,共同探讨两会热点议题,真正实现了“沉浸式”参与两会。

在现场全程观会的一名青年大学生代表说,现场不仅被全方位包裹的大屏幕所震撼,而且中间变换了很多动态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沉浸式”听两会与以往电视、手机上看两会完全不同,能够十分投入地听报告,让自己充满思考。来自海淀区的法官王志勇在参加“沉浸式”听会后感慨道,这次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强烈,报告的每一个字好像都能走进自己的心里。

同时,《听会》报道是一次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的实践。报道产品中,融入了现场嘉宾与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实时对话的环节。网络主播李佳琦、《山海情》演员黄尧、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秦俊彪分别与李君、马慧娟、程桔三位人大代表进行连线,就乡村振兴、产业扶贫、民生教育等方向展开探讨。除此之外,在听会过程中,现场主持人与前方记者实时进行连线,不仅将观众的关切与心声第一时间传递给上会代表,更是将两会这件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首次身临其境地搬到每一位观众面前,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在创新与安全中寻找平衡点

5G技术的高速率、低时延特征让媒体属性更加丰富,提升了受众的体验感。相比拍摄录制好的内容在手机中以360度视觉呈现的“沉浸式”新闻,此次《听会》报道进一步将“沉浸式”体验前置在演播间,通过创新技术手段制作虚拟场景,将新闻场景融入,全方位丰富受众接受新闻的方式。具体来看,在两会开幕当天,能够成功实现大会堂现场直播连线和沉浸式听会,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1.打破常规:坚持“真连线”,与人民大会堂现场零距离。此次报道团队准备了两种方案。一种是提前进场录播,后期剪辑;另一种是全部与大会堂前方现场直播连线。疫情以来,两会的前方报道时间压缩、人员减幅,特别是要求记者与代表委员隔离开,条件比以往更为严格,这都对直播连线的要求大幅提高。尽管如此,为提高报道质量和效果,经团队反复研究讨论,最终决定坚持“真连线”,利用人民大会堂两会开幕入场到开幕之前仅半个小时左右的“黄金时间”,与现场进行直播互动。为此,演播室现场在一次次的预演和排练中反复卡点计时,最大程度减小不确定性,最终实现了与演播室的实时直播。前方连线的记者在连线时讲解两会和政府工作报告亮点后,话音刚落仅2秒,军乐团的演练声就在身后奏响,整个团队有惊无险地捏了一把汗。不仅如此,为保证前方8K信号与演播室实景契合,前方多位上会记者反复协调入场资格与设备位置、信号调试等工作,最终保障了8K直播信号准时无误地传回了演播室。

2.守正创新:用好“硬科技”,讨论内容紧贴两会议题。此次报道始终保持内容定力,专注内容质量,创新内容表现形式,不断提升内容传播效果。报道通过5G技术,将人民大会堂实时信号以“8K超高清分辨率”直播传回,与3D建模的人民大会堂场景进行拼接,不仅将人民大会堂通过5面立体屏幕逼真再现,还将提前精心准备好的“遨游太空”“星辰大海”“健康生活”等“沉浸式”主题画面融入科技创新、医疗健康、生态环境等报道主线,结合会议审查“十四五”规划内容,让会场内外观众瞬间“空间穿越”,达到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完美融合,进一步提升感官体验,形成受众的心灵冲击。

3.严保安全:保障“零误差”,近百人团队现场协同作战。实现“5G+8K”既需要技术保障,也需要现场条件允许,原本就是不小的挑战,而这次报道还要与“新立方”演播室全程协同,更增加了难度。报道从创意策划到两会开幕,时间仅为一周,在如此短时间内高质量、零风险完成报道任务,离不开团队整体通力配合。复盘整个流程,从报道策划、内容脚本、嘉宾邀请、技术保障、创新协同、前后配合、预演彩排、现场导播、进场协调、后期剪辑到最终完成报道播发和运营,几十大项、几百小项工作协同推进,几十个微信工作群并肩作战,确保每一个细分环节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融合报道中,团队的所有成员都在创新中进行了全媒化转型的“大练兵”,有人从记者转为了导演,有人从编辑变成了剪辑,几乎人人身兼数职,突破自身局限,团队中不少人连续四五天每天仅睡两三个小时,在报道中积累收获了大量经验,进一步推动新华社在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

在更多领域

创新“沉浸式”新闻报道应用

这次报道创新,是一次以创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的典型案例。作为首次推出的两会“沉浸式”新闻报道,在今后类似的重大主题报道中,既有更大的挖潜空间,也有更多的创新应用场景。

一是考虑更丰富的“沉浸式”形态,以互联网思维做强内容运营。为推动更多的“沉浸式”体验报道以媒体融合的方式全面挺进主战场,积累和丰富新技术应用经验,未来新闻报道中可考虑加强体验式报道的内容和功能设计,如采取更多互动式手段推动体验式报道的网上传播,既包括微博等话题设置和组织更多线上线下活动,也包括进一步技术创新,如怎样利用好“沉浸式”技术打造青年人真正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同时,还应优化手机及其他体验入口,让更多观众体验到“沉浸式”的观感,以此丰富传播手段,占领新兴传播阵地。

二是进一步丰富5G在新闻领域的实践应用。此次报道的技术支持方,北京移动保障团队加班加点,方案几经论证,最终启用了商用5G SA toB大区核心网承载业务需求,圆满完成了任务,这也是该技术支撑方案首次应用于媒体报道。此次技术方案相比以往的传统直播,确保了人民大会堂的实时画面以8K超高清画质不间断回传,观众能以裸眼3D效果融入会议进程,更加直观地聆听两会、参与两会。这一模式的成功,进一步证明了5G技术在新闻领域应用的前景。未来,“5G+8K”的技术组合必将更加丰富地应用于新闻传播中,通过视频画质进步、传输速度提升,提供更为沉浸的体验。事实上,这也给媒体融合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结合游戏、直播、教育、消费等领域,将带给受众更加多元的应用体验。

三是在更多领域加强“沉浸式”报道应用。在此次实践操作中,“新立方”演播室搭建的创新技术平台,可以将一张普通的高清广角照片在几分钟内调试到5面大屏中,实现“沉浸式”体验,大大地丰富受众的体验。这一创新可以在各类重大主题报道中加强应用,例如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的融合报道,从中共一大会址、嘉兴红船到党的十九大等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里程碑式的各类场景。此外,重大科技主题报道中,如今年“天问一号”在火星着陆时的虚拟火星场景、天宫空间站等内容,都可借此打造更加丰富的融媒产品。诸如此类应用在未来有着很大的想象空间。

四是优化“沉浸式”报道类别的全媒体生产传播结构,构建新型采编流程。“沉浸式”报道需要极有创意的内容策划,同时所包含的环节类似全要素的电视节目,涉及策划、流程、编导、剪辑等几十项步骤,复杂程度远超以往传统报道的采编发流程。未来各类媒体在应用中,急需加强和健全此类体验式报道的采编发流程,最终形成集约高效的内容生产体系和传播链条。

(郭宇靖:新华社北京分社经济部副主任、主任记者;屈萌: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记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本科生施星言对此文亦有贡献)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4月上;原标题为:“沉浸式”新闻对重大主题报道创新的启示——以2021年全国两会报道《听会》为例】

编辑|谢美浴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