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码头镇:奋力建设“全省一流的现代化滨江港区”

时间:2021-05-11 21:56:25 来源:九江新闻网

分享到:

瑞昌市码头镇作为长江入赣第一镇,自古为长江通商古埠,素有“金城”之誉,是国家重点建制镇、国家卫生镇。全镇国土面积10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76万亩,耕地面积1.8万亩;下辖15个村,4个居委会,域内人口5.8万。近日,该镇获评江西魅力乡镇20强特别奖。

“十三五”期间,开明开放、求新求实的码头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实干创新、五大升级、全面小康、美好瑞昌”发展思路,致力于“建设全省一流的现代化滨江港区”,攻坚克难,真抓实干,齐心协力“打硬仗”,精准发力“解难题”,谱写了乡村振兴新篇章,交出了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

全力打造长江“最美岸线”

繁忙的公用码头

融入长江经济带  描绘经济发展“新画卷”

五年来,码头镇坚定不移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发展和对外开放升级,不断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各项指标数据全面攀升。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入选“中国中部百强镇”。2020年,码头片区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镇本级财政收入连续五年超2亿元,由2016年的2.13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7亿元,地方收入及可用财力均居瑞昌市各乡镇之首。五年来,有21家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连续五年获评瑞昌市目标管理综合考评先进单位、瑞昌市工业发展先进单位。农民可支配性收入由2016年的16858元提高到2020年的27213元,增收10355元,增幅为61.4%,在瑞昌市乡域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领头羊位置。

推行镇园融合发展  蹚出产业发展“新路子”

上世纪90年代以前,码头镇几乎没有工业企业。瑞昌撤县设市以后,以亚东水泥落户为标志,瑞昌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依托19.5公里优质长江岸线,形成了以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矿产品加工、金属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群体。自2016年以来,作为瑞昌工业发展的主阵地、对外开放的桥头堡,码头镇积极推行镇园融合发展,园区建成面积突破10平方公里,境内落户企业达700余家,项目投资总额超过8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9家,税收过亿元工业企业达4家。

落户码头的工业企业——天启集团

该镇境内拥有台资企业亚东水泥、港资企业江西理文、公用港口码头,码头港区货物吞吐量位居九江五大港区之首。近年来,随着中国林业集团、中国建材集团两大央企入驻,紧扣“2+N”产业发展体系,重点发展绿色建材和木业家居两大主导产业,产值均突破百亿元。依托沿江主平台,利用本地资源及交通区位优势,开展以商招商,理文生活纸、天启新材料、瑞易德新材料等一批“5020”项目相继落户并投产。

始终奋战在项目建设一线  项目建设跑出“新速度”

2016年以来,码头镇坚持镇村为主、坚持依靠群众,提出“工作组+理事会”工作模式,推行“三统一两公开”模式,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奋战在项目建设一线,扎实高效推进征地拆迁工作,确保了中林智能家居产业园、中建材碲化镉薄膜发电玻璃等重点项目如期开工建设、顺利推进。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安排副科级以上领导对镇属规模以上企业实行“一对一”帮扶,组织镇村50余名干部,对全镇576家规下企业、个体工商户、街边小店进行“一对多”帮扶,扎实做好精准帮扶企业各项工作,进一步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通过打好系列“组合拳”,有力推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跑出了项目建设的“码头速度”。

大胆探索求突破  打造乡镇改革“新示范”

作为全省上报中央的12个经济发达镇之一,码头镇紧密结合地方实际,积极大胆探索,围绕改革目标,在没有任何参照模板的前提下,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闯出了一条符合上级要求和本地实际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新路。新成立的“一办七局”人、财、物、权全面实现独立运行,积极探索“镇园合一”新模式,形成了“凡是码头地面上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的工作理念,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综合审批、综合执法、综合治理”工作改革和创新,构建了符合码头实际的社会治理体系。

码头镇行政审批局

同时,建成“一门式、一站式、一窗式、一网式”行政审批服务智慧大厅,坚持前台综合受理、后台流转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实现了群众、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市镇两级实现“一网通办”。改革以来,办理审批服务事项1.75万件,月均办结5826件,办结率100%,办件量较改革前翻两番。提供预约、延时、错时服务,率先在全镇所有村(居)建立标准化便民服务点。2018年,码头镇作为唯一基层代表乡镇,在九江市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座谈会交流发言;2019年,领取的通用事项全省乡镇排名第一,在全省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工作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2020年11月,码头镇基层改革创新成果微视频《勇立潮头好扬帆》被省委编办评为一等奖。

推进人居环境治理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城乡面貌的变化,最直接、最显著。过去的码头镇区只有三条街道,基础设施陈旧。经过近些年的不懈奋斗,镇区路网总里程达到48公里,镇南路、长江大道、环湖路等成为示范街道。旧城核心区4.3公里的道路改造及临街外立面改造全面完成,新建了30万平方米农民安置小区、5万平方米公租房小区。镇区绿化面积达50万平方米,集镇道路硬化、人行道铺装率达100%。

江滩休闲广场

2016年以来,码头镇坚决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全力开展沿江码头整治,统筹推进长江岸线保护。取缔非法砂场10家、清理41条“三无”涉砂船舶,共拆除非法和不符合规划的码头29座33个泊位,拆除水洗设施4处。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完成赤湖“非法建圩”专项整治;主动完成矿山恢复治理,亚东水泥创建国家级绿色矿山。

该镇按照沿江“一盘棋”思路,开展沿江生态修复,推进沿线生态景观提升,完成梁公堤4.9公里“白改黑”。投资300万元,完成瑞码快速通道码头辖区沿线房屋“穿衣戴帽”。投资1200万元,建成江滩休闲广场,长江“最美岸线”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地方。不断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程,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和九江市“双十”示范乡镇,新建垃圾分类处理终端和垃圾兑现银行;投资4785万元,完成集镇污水管网建设和镇区园区污水管网一体化疏浚,全面实现雨污分流,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身边的明显变化。

统筹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书写民生事业“新答卷”

码头镇立足事业进步,统筹各项工作全面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坚决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责任扛在肩上,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全镇239户61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不脱政策,工作落实更加务实,脱贫攻坚成果更加巩固。紧紧抓住民生这一根本,紧盯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难点、焦点问题,在推进乡村振兴上持续发力,一些多年未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投资1300万元的码头卫生院、投资3600万元的码头中学、投资300万元的集贸市场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码头港改造和金城路提升改造全面完成;全面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全镇群众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新建的码头中学

为革除丧葬陋习,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移风易俗,该镇投资建设了300万元的码头镇殡仪服务站,并于2020年11月作为全省殡葬改革现场会参观考察点。大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荣获全国“扫黄打非”基层先进示范点、第十五届江西省文明单位。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镇上下众志成城,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防控形势平稳向好后,迅速调整工作重心,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建设 夯实基层组织“新堡垒”

码头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建设,进一步夯实基层战斗堡垒,获评九江市先进党组织。聚集民生实事,解决民生“关键”小事20余件;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码头村实现集体经济168万元,位列瑞昌市157个行政村首位。

五年来,长江进入主汛期后,该镇四次参与防汛抢险,广大党员干部凝心聚力,闻令而动、冲锋在前,日夜奋战在梁公堤,坚决打赢防汛抢险攻坚战;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规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引导1800多名党员群众注册使用“学习强国”APP;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实现纪委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注重发挥班子集体智慧,确保重大决策在制度和阳光下运行;大力推进“五型”政府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府效能。

创建“全国老年太极拳之乡”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站在新的起点上,码头镇党委、政府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韧劲,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撸起袖子、甩开膀子、扑下身子,一步一个脚印走、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棒接着一棒跑,奋力建设“全省一流的现代化滨江港区”!

(袁志锋 毕书鑫/文  图片/码头镇党政综合办公室提供)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