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清廉家风故事”展播 |《人间正道是沧桑》《父之教》

时间:2022-06-13 18:39:09 来源:前郭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图片

家风关系党风,连着政风,影响民风。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视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和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廉洁文化建设,激励党员干部涵养好家风,引导社会崇德向善,前郭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县文联于2022年3月举办“清廉家风故事”主题征文活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响应,踊跃参与。活动期间共收到13个单位推荐作品261篇,其中党员干部141篇,青少年学生120篇,由县文联组织专家评审组,各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10名。【今日前郭】APP从即日起陆续对“清廉家风故事”征文活动中获奖作品进行展播。 

人间正道是沧桑

前郭县宝甸乡巨宝山村

任 艳


国有国法家有家风,一个国家是否繁荣昌盛,和他的国家风气有很大关系。同样,家庭也如此,有怎样的家风就有怎样的子孙。

我是最早的七零后,那个年代物质很是匮乏。“穷则生恶。”经常会在早晨起来听到这样的消息,谁谁家仓房被翻了,荤油坛子和半袋白面不见了;谁谁家昨晚半夜鸡窝被掏了,老母鸡全窝端了......特别是临近年关,有的人家怕猪肉放仓子被偷,就放在西屋冷屋子里,可就有那能人,撬开窗户,把肉偷走......接下来几日,大街上就时不时地会传来女人诅咒的哭骂声。虽说那个时候对这种事都见怪不怪了,可父亲却对此非常重视,时常告诫我们姐弟五个:咱们就是穷得要饭吃也不要做那些鸡鸣狗盗之事,君子爱财定要取之有道!

父亲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父亲年轻时就学得了一手烧砖窑的好手艺,我记事起父亲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了。在一家砖厂工作了两年后,由于父亲责任心强很得厂长赏识,因为还有分厂,忙不过来,就把这个厂子临时交由父亲代为管理。父亲也不负厂长所托,每日都起早贪黑事无巨细,一砖一瓦都在账目上记得清清楚楚。那时候砖厂如若管理不善,大家都能拿黄了。有人就对父亲说了:“大哥,你也太死心眼了,不说别的,就是那废品随便卖点也够给孩子们改善改善伙食了。”父亲却说:“好坏都是厂里的财物,不是我的我不动!”由于父亲的妥善管理,克己奉公,厂子的效益明显提高,也由此父亲正直无私的口碑也广泛流传起来。

母亲那时总是以养猪来贴补家用,粮食少基本靠吃菜,我从小就特别懂事,放学回来写完作业拿起筐就去割猪菜。我要去割菜的地方要路过一片菜地,不知多少日子有一天我路过菜地,突然发现哪里不同了呢?原来之前一片绿色的柿子地里若隐若现的有了颜色,虽说不是太红,但也特别抢眼,柿子熟了!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抿了抿嘴,咽了一口唾沫,仿佛已是咬了一口,酸甜的汁肉满口生香。别说那个年代没什么吃食,就是现在,刚熟的柿子对人来说也是一种诱惑。看四周没人,想要吃柿子也就是一哈腰的事,可耳边突然响起父亲的话:别碰见瓜果梨桃的就去摘,有一就有二,不能因一时贪饱腹之欲落得个坏名声,不但不能生偷盗之心,而且还要尽量避嫌,就是所说的“瓜下不提鞋,李下不正冠”。想到这些,一股正气凛然升起,于是便挺胸抬头大步走开。回来又路过这片“考验”之地的时候,依旧是目不斜视,有点气宇轩昂的味道,虽旁无一人,但心里却在打鼓作气,来庆祝这场自己战胜自己的胜利。想来若非从小耳濡目染父亲的做派,怕是也做不到如此。

有个男孩,从小就爱拿别人家的东西,母亲总以大了就好了的态度不以为然。但是大了习惯也养成了,此时的母亲依旧没有强行加以制止,后来因盗窃伤及人命而被判死刑。临行刑前儿子要求在母亲耳边说句话,母亲含泪上前抱住儿子,可儿子却突然咬下母亲半个耳朵说道:“你如果从小就管束我,何至如此!”鲜血滴滴落地,犹如一纸诉状,写满了男孩不甘和怨恨!“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若没有人用正确的方法及时呵护,就会横生枝节,甚至夭于穷途。

《孟子.离娄上》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现在很多家长还在奉行“宁可苦大人不能苦孩子”的做法,不遗余力地赚钱,让孩子尽可能地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可在成长过程中会充斥着五光十色的诱惑,所以,一个家庭中家风尤为重要,为父母的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贤而多财,则损其过;愚而多财,增益其过”!留给子孙更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吧,这才是他们立足社会的根本。

父亲虽已去世二十多年,但父亲的家训不说一日三省也是时时铭记于心,我也会经常告诫我的儿女,只要是自己付出劳力生活就是光荣,莫生觊觎之心,胸怀坦荡,到哪里都有挺直腰杆的底气!从古至今历朝历代,不管如何发展,人间正道永远是沧桑!让我们行动起来,遵守并牢记优良的家风,共建一个风清气正的和谐社会!


父之教

前郭县地方志办公室

张福山


夜深了。窗外停止了喧嚣,家人们都已经睡去,可我却难以入眠。父亲的音容笑貌,父亲的许多往事,在我的眼前一幕幕浮现,将我的思绪带到很远很远。

2015年7月10日下午5时,父亲走完了92岁的人生历程,去天国和我的妈妈相聚。多少天来,我虽然表面平静,可内心却不时涌起滚滚思潮。几度想写点儿什么,可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不能自已。我写了许多文章,唯独这篇文章始终难以起笔。一直等到如今情绪稍微平复一些,才拾起笔来,说一说父亲对我的言传身教。

父亲1925年1月17日(农历1924年12月23日)出生于长岭县郎家窝堡村,1947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伍在39军117师通讯连任话务员。参加了解放战争,随部队从祖国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接着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期间多次回国学习有线、无线话务技术。炮火连天的岁月铸就了父亲军人的品格,培养了对党对国家忠诚的感情。1950年5月在部队入团,1952年5月从部队复员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同年在郭前旗第十三区(现东三家子乡)西太平庄村供销合作社参加工作,195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8月在东三家子公社供销社退休。

父亲出生时家境尚可,但也只念了三年书。就是有这三年文化,在当时也算是识文断字的文化人了。父亲的教育和母亲的教育完全不同。母亲给我的全都是中国传统教育,比如孟姜女、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香莲等故事都是最早在母亲那里听到的。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里面,善良、忠诚、正直、勤劳的种子被母亲埋在了我的心灵深处。而父亲给我的全都是革命传统教育,和母亲的中国传统教育奇妙的结合了。

父亲一生爱读书。在那书籍奇缺、文化贫乏的年代,父亲用仅有的微薄工资购买了《杨靖宇》《烈火金刚》《青春之歌》《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平原枪声》《苦菜花》等革命传统文学读物。父亲不仅自己读书,也鼓励我读书。为了我读书查找生字,给我买了《新华字典》,那时在农村是不多见的。父亲经常给我和别人讲书中的故事,像杨靖宇、肖飞、林道静、少剑波、刘洪、魏强、李向阳、冯秀娟等等英雄人物,他们为国家、为民族的解放事业舍生忘死、英勇斗争的革命英雄主义感染着我,教育着我,对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记得父亲买过一本《百年史话》,书籍只有几十页,有三毫米厚,竖排版,小32开。此书写得非常好,内容精粹简练,语言生动感人,只用极短的篇幅就记述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那是我此生看到的第一本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读物,使我知道百年中国的屈辱史,爱国主义思想在那时开始慢慢萌生并日益变得坚定。

父亲不善言谈,但却乐于向我们讲述革命历史故事、英雄人物事迹。村里有的熟人天天晚间去听父亲讲故事,说到动情处,父亲的眼里闪着泪光。抗联英雄杨靖宇的故事,就是在父亲那里第一次听到的。父亲讲到杨靖宇将军所在部队被日本鬼子包围最后全部壮烈牺牲,杨靖宇只留下最后一颗子弹给自己而英勇殉国。被解剖身体时,当日本军医看到杨靖宇的肚子里没有一粒粮食,尽是草根树皮,也不禁说道,中国有这样的军人,这个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那时,农村供销社只有两三个人,父亲经常值宿,我有时也随父亲在供销社住。每当早晨我赖床时,父亲都要给我唱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父亲还给我唱“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这两首歌是我最早接触的革命歌曲,今天依然喜爱有加。也许,我少年时期唱歌比较好,与父亲的教导有直接关系。

父亲一直严于律己、奉公守法,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为领导所信任。周围各村的乡亲们购物遇到困难说一声,父亲都能尽力给予帮助。因此,也赢得了乡亲们的好评,在那经济困难时期,我家没少吃乡亲们的瓜菜。今天回忆暖暖的乡情,还能感到那香瓜的香甜。如今,虽然离开老家多年,乡亲们还在念着父亲的好,对我也是格外亲切。

父亲母亲的教导,浸染了我们兄弟姐妹的一生。有一次我在一个打印社复印几张身份材料,复印费4元钱。当时兜里没有零钱,打印社的人一时找不开。她说:“你拿走吧!啥时有钱再给我。”见我有些迟疑,她笑道:“你是不是姓张,你们家人都孝顺!你老爸总在我家门前过。”事后我想,原来人品也是一种资源,它让人信任你,这就是人性中的善与美。

父亲晚年时,有几年不能自理,听力出现严重障碍,沟通十分困难,智力水平也明显下降,经常处于一阵清醒一阵糊涂的状态。但在清醒时,仍然不忘教育我们好好做人做事。我退休之后,有一次父亲问我,你现在干啥呢?我回答:县委组织部聘我帮助编辑前郭党史(—《中国共产党前郭尔罗斯历史》一、二卷)。父亲听了很高兴,叮嘱我“好好干,抓点紧,争取进步”。虽然我已经退休了,在一些人的眼里是船到码头车到站了,可父亲还是督促我“好好干,抓点紧,争取进步”,这简短的10个字,成了我后来为人处世做好工作的箴言,总是给我信心和力量。

国学传统读物《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父亲对我不曾有过长篇大论的说教,但他用一点一滴的善行、一时一事的教诲点亮了我的生命之灯,让我的人生感到温暖,受益无穷。父亲给了我生命,我的精神世界融入了父亲的道德人格基因。在父亲最初的启蒙教育以及后来的不断教导中,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目标,找到了为人处世的准则,也不断成熟起来。怀念慈父,父之教于我的教益是无比珍贵的。在此,儿子发自内心地说一句:爸爸,我爱您!我会一生铭记您的教诲,“好好干,抓点紧,争取进步”!


前郭县纪委监委

编辑:战晓石

复审:王宇东 张  妤

终审:常月辉

图片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