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万鸟翔集。4月23日,吉林省第44届“爱鸟周”暨首届“吉翔杯”候鸟保护巡护员竞技赛启动仪式在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本次活动由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吉林省公安厅、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松原市林草局、查干湖保护区管理局共同主办,旨在进一步普及鸟类保护知识,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并通过竞技赛形式锤炼巡护员队伍的专业能力。

启动仪式上,与会嘉宾共同观看了吉林省第44届“爱鸟周”宣传片,生动展现了全省鸟类保护成果。
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刘大伟致欢迎词,他表示,查干湖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的关键驿站,每年承载着数百万只候鸟的繁衍生息。这既是大自然赋予查干湖的生态瑰宝,更是一份需要代代守护的绿色使命。希望本次活动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护",提高公众对鸟类保护的认知,促进候鸟保护巡护员专业技能的提升。

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长春办事处负责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鹤类联合保护委员会秘书长分别致辞,充分肯定吉林省在鸟类及栖息地保护方面的成效,呼吁社会各界携手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参赛巡护员代表发言,松原市林草局负责同志宣读爱鸟护鸟倡议书。
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同志发表讲话并宣布开幕。
据了解,吉林省已连续44年举办“爱鸟周”活动,这一品牌活动已成为公众了解鸟类、参与生态保护的重要窗口。今年首次引入“吉翔杯”候鸟保护巡护员竞技赛,通过实践演练和技能比拼,让保护工作更接地气、更具实效,同时为巡护员提供展示风采、交流经验的平台。自1996年起连续30年实施全省禁猎,并持续开展候鸟护飞行动及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近年来,全省鸟类种群数量稳步增长,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数量达600余只,较2018年翻倍;全球半数以上的白鹤种群在吉林停歇觅食,凸显了吉林省在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地位。


开幕式结束后,现场开展了签名留念、野生动物救助放归、摄影展及宣传展板参观等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和市民参与。随后,各参赛队伍分赴指定线路,开展观鸟识别及模拟执法等实战考核,通过竞技提升巡护技能。

本届“爱鸟周”以“守护候鸟迁飞 共建生态吉林”为主题,通过多元活动形式强化了巡护队伍的专业能力,也推动了公众对鸟类保护的关注与参与。未来,吉林省将持续完善保护机制,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为全球候鸟迁徙贡献吉林力量。(记者:包岱钦 李雪东 温鑫 实习记者:刘卓然)
初审:孙 宁
复审:王宇东 张 妤
终审:房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