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秋成,丰收在“吉”。
眼下,吉林省各地丰收美景如画,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说起丰收,一条与吉林粮食产量有关的前瞻消息,很是令人兴奋。
近日,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麦朝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看,全省粮食丰收已成定局,粮食总产量有望超过去年。”
“筛选玉米、水稻、大豆品种76个参加高产竞赛,新增玉米高产耐密、高油高产大豆等品种259万亩,努力挖掘高产品种增产潜力。”谈及丰收背后有哪些关键“支撑”,麦朝总结时就提到,用良种成为关键一环。
种子,农业的“芯片”。
对于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吉林来说,种业振兴事关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
中国吉林网注意到,作为粮食产能提升的重要支撑因素,加快培育推广更多高产高效、优质绿色、适宜机收的优良新品种,已成为吉林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的重要推力。
讲到这个推力,9月24日,“稻花香里说丰年”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访团走进延边时,就“挖”出了一个种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案例。
走进和龙市光东村,满眼尽是“喜看稻菽千重浪”的醉人景象。
寻找“丰”景里增收密码,亦成为媒体采访团成员此行重要内容。
现场采访中,采访团成员们被村里的一块“数码农场”试验田深深吸引。
“数码农场”试验田为啥如此吸睛?有何特别之处?记者在采访中找到了答案。
单粒播种单株育苗精准培育目标品种
受访单位供图
“我们在光东村‘数码农场’试验田内,进行了2000个渐进系品种的种植,单株育苗,单株插秧,每一株水稻都单独对应我们种子库品种信息,目的是通过数字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体系,搜集研发品种的DNA信息,表型数据信息,精准培育目标品种,提高育种效率,以高科技种子‘芯片’成果,带动产业升级与发展。”吉林省超和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左念国说,目前光东村数码农场试验田,种植拟成果转化的品种有17个。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原创技术,将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育种系统。
这个在和龙市光东村诞生的鲜活案例,投射出的正是吉林种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种业兴,农业兴。
近年来,为做好种业振兴,吉林省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已迈出推动种业发展的坚实步伐,努力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一粒好种,千粒好粮。
据《吉林日报》报道,为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省政府下发《吉林省种业振兴工程建设方案(2022-2035)》(以下称《方案》),为实现“千亿斤粮食”生产目标奠定种业基础。
《方案》明确今后种业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创制优异种质资源100个,打造高标准制种基地15万亩,研发出突破性新品种30个。到2030年,累计创制优异种质资源300个,打造高标准制种基地20万亩,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10家以上,累计研发出突破性新品种100个,品种自主选育和推广率达到85%以上。到2035年,累计创制优异种质资源500个以上,打造高标准制种基地20万亩,累计研发出突破性新品种200个以上,自主品种占比达到90%以上;1家以上玉米种业企业综合实力进入全国10强,2家进入全国50强,种业为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50%以上。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端稳中国饭碗,必须做到种源自主可控、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韩俊友教授在此前接受中国吉林网采访时就表示,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制种大省和用种大省,吉林把推进种业振兴摆上更加突出位置,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为契机,明确了振兴吉林种业的发展目标、主攻方向、技术路径,为巩固吉林省现代农业第一方阵地位提供强有力“基因”底气。
一粒种子,一季收成。
做强“农业芯”,筑牢“压舱石”。
吉林心怀“国之大者”,让中国饭碗装更多“吉林粮”!
编辑:周雪娇
复审:王宇东 张 妤
终审:房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