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经济发展“压舱石”,具有“顶梁柱”意义。今年上半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居全国第13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数据显示,我省工业运行整体态势积极向好,驶进恢复增长、稳步提升的快车道。
“今年上半年,我省紧紧抓住工业发展这一强省要务,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业等支柱产业发展稳中有升,成为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盘和稳定器。”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新宇认为,我省主要工业经济运行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展现出吉林工业的韧性与活力,为全省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汽车产业整车产销两旺
产业链企业配套能力凸显
今年年初,我省全面启动实施了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工程,同时,大力开展汽车促销活动,持续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示范工程,强化中欧班列保障支持整车出口……多种多样的积极举措为上半年我省工业经济增长吹响了汽车产业的冲锋号。
“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工程的实施,开拓了国内外市场、加强了供需两端衔接,实现了汽车产业的产销两旺;通过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通力配合、提升产业内企业协作能力,实现了汽车产业产能的恢复与释放;通过鼓励自主创新、提高相关产品科技含量,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了产业发展韧性。”赵新宇说。
上半年,我省汽车产业增加值迎来了同比增长10.1%的喜人成绩。一季度,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上拉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4个百分点;1-4月,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2%,行业利润总额增长57.2%。
作为我国民族汽车品牌的代表——红旗在1-4月销量已经达到9.19万辆,同比增长132%。上半年,一汽省属口径整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0%和12.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和3.1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21.4%和177.6%。
在位于长春市汽开区的富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械流水线携带着刚生产出来的产品高速运转。在成品仓库里,一箱箱汽车零部件产品正打包装车准备销往省内外市场。
“今年上半年,我们累计营业收入达到8.5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7%,上半年销量突破36.2万件,较去年同期增长15%。生产总量和经营规模的高速增长,使企业为一汽等整车厂商的综合配套能力大大增强。”富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丛剑波向记者说。
装备制造业亮点频出
吉林名片闪耀国内外市场
吉林一号“一箭41星”、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中车新能源风电产业项目装备……一大批代表着吉林装备制造业顶尖水平的新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收获无数赞许,我省装备制造业正迈向高端化、高技术化的发展道路。
“我省装备制造业在今年上半年的发展速度十分可观。”赵新宇解释说,“从需求端看,我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立足国内大循环、参与国际大循环,善于抓住机遇拓展市场;从供给端看,我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注重以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特别是紧抓‘智改数转’,加快了企业从传统生产制造向现代生产制造的转型。”
上半年,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0.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2.6%。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宏光认为,这组亮眼的数据中有长光卫星的积极贡献,“我们在上半年发射了60多颗卫星,超过去年全年发射的卫星数量,其中不仅有吉林一号‘一箭41星’,还包括对外承接制造的卫星20多颗;建成了全世界最大的亚米级的遥感卫星网络。”
在中车长客股份有限公司的车辆下线车间内,专门为杭州亚运会打造的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即将驶出厂区。“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车头采用‘鹰隼’仿生学设计,可大幅降低空气阻力,预计节约能耗10%,配合轻量化车体和整体节能技术,单节列车年均节电可达180万度。”中车长客国家轨道客车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尹振坤向记者介绍。据悉,今年前6个月,中车长客轨道动车交付量同比增长3.14倍。
吉林西部,一片片“风车田”景观壮美、别致,这里是我省“风”“光”遍布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中车松原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内,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为华能通榆风电项目订单加紧生产。作为国内产业链最全、规模最大的风电装备产业基地,中车松原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已实现风电整机、叶片、发电机、储能设备等风电产业链项目的生产制造。
依托“陆上风光三峡”项目建设,中车新能源、远景能源、三一风电等一批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快速发展壮大,上半年合计产值同比增长227%。
碳纤维产业发展潜能无限
2025年底突破300亿元规模
今年上半年,我省出台了《关于推动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2.0版)》,组建成立了吉林省碳纤维产业联盟,全力推动碳纤维全产业链项目建设。碳纤维,这一新材料领域的“黑黄金”已经成为吉林工业发展的新兴支撑力量。
赵新宇认为,近年来,我省立足碳纤维产业发展基础,大力支持相关企业在碳纤维关键技术上不断创新突破,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产业链一体化发展,迎来了碳纤维产业生产规模、效益和产能的“丰收期”。
坐落在吉林经开区的吉林化纤集团是我省碳纤维产业龙头企业,2020年以来,吉林化纤相继启动了一批原丝、碳丝和复材制品的碳纤维产业链项目。到2022年年底,吉林化纤原丝产能达到16万吨,碳化产能达到4.9万吨,复材产能近2万吨,是国内最重要的碳纤维产业基地之一。
今年1月18日,吉林化纤募投的1.2万吨碳纤维复材项目两条碳化线一次开车成功,实现了生产平稳运行,达到了设计产能,产品符合理化指标。
4月10日,吉林碳谷年产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国兴复材6.5万吨碳纤维助剂、汽车轻量化复材及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4个吉林化纤集团系列碳纤维项目集中开工,将上半年我省碳纤维产业发展推向了高潮。
当下,吉林化纤、国兴碳纤维、吉林碳谷等我省碳纤维行业领军企业发展潜能巨大、发展愿景可期。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碳纤维产量同比增长59%。
未来,我省将按照“终端应用引领、原丝碳丝支撑、复合材料协同”的发展路径,不断加快碳纤维项目建设,加强复材和制品研发,持续完善全产业链布局,全力打造“中国碳纤维产业高地”。力争到2025年底,全省碳纤维全产业链实现产值突破300亿元。
担当“压舱石”,夯稳“顶梁柱”,吉林工业已经成为吉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在2023年上半年取得了一份优秀的“期中考”成绩单,也必将在下半年为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奉献出一份圆满的全年答卷。
编辑:董出阳
复审:王宇东 张 妤
终审:房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