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高寒铁路上的13颗“道钉”——记吉林通化工务段桥隧车间第一维修小组(一)

时间:2023-05-01 12:16:25 来源:吉林日报

分享到:

长白山腹地。

卫星云图上,梅集铁路宛若一条蛟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间,跨过鸭绿江,与朝鲜铁路连接。

建成于1939年的梅集铁路,全长250.58公里,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普速客货运输通道。它地处高寒山区,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春天狂风呼啸、沙土飞扬,夏天烈日炎炎、山洪汹涌,秋天阴雨连绵、枝枯树倒,冬天白雪皑皑、滴水成冰。

在这样艰苦的作业环境下,梅集铁路线保持33年安全无事故,创造这一佳绩的是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吉林通化工务段桥隧车间第一维修小组。他们常年扎根深山、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把这条地形复杂、基础薄弱、病害多发的“担心线”养护成了“放心线”。

图片

吉林通化工务段桥隧车间第一维修小组的工作人员正在维修、养护路轨。本报记者 赵博 摄

“每天最大的幸福,就是亲眼看见列车安全通过”
图片
图片

安全,是铁路工作永恒的主题。

第一维修小组成立于1990年,承担着梅集等铁路沿线209公里内19座隧道、120座桥梁、387座涵渠的巡检、养护和维修任务,并负责处理线路两侧、隧道口附近的外部侵害。小组现有13人,最大的56岁,最小的29岁,组里有多位优秀共产党员、技术能手、技术标兵、先进生产者。铁路人羡慕他们是“得奖专业户”,他们却表示,得不得奖不重要,重要的是列车安全运行。小组“当家人”工长刘传双说:“一列火车拉着成百上千个家庭,安全非同儿戏。我们每天最大的幸福,就是亲眼看见列车安全通过。”

今年1月,第一维修小组在巡检中发现老岭隧道侧拱顶大面积结冰,立即申请调整作业班次,组织人员动手除冰。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隧道里,13人轮番上阵,四米多长七八斤重的打冰杆,要高举着作业,头晕了、眼花了、手麻了,换个人继续干,坚守15个小时,危及列车运行安全的隐患终于被消除。33年来,第一维修小组共清除大大小小的险情1万多起。

去年11月,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袭击长白山区。小组人员马上意识到,梅集铁路沿线两侧树木一定会被厚厚的冰雪压弯,若倒伏在铁路上,后果不堪设想。小组人员立即集结,顶着雨雪赶到现场,清理倒树、维护路基,连续奋战24小时排除了险情。当时,13人全都累得瘫坐在雪地上,身上的衣裳都能拧得出水来。但听到汽笛声一响,列车疾驰而过,大家笑得比什么都开心。

“能动弹一天,就要在铁轨旁巡一天”
图片
图片

春风吹拂,冰雪融化,但第一维修小组每个人的心里却都没有迎春的喜悦。雪水的渗入会加大铁路两侧山上石块滑落的风险,此时是一年中搜山扫石作业最繁忙的时节。

驱车从通化市区向南走十多公里,大山便挡住了去路。56岁的老班长宫汝文领着组员下车,扛着装备沿铁轨向山谷深处继续前行。小路窄得像羊肠,弯弯曲曲铺满了枯枝落叶,时不时遇到漫流的山泉,脚底下湿漉漉的直打滑。

老宫在组里年龄最大,已经在铁路线上干了36年。作为第一维修小组成立之初的“元老”,他始终没挪过地方。寒来暑往、雨雪冰霜,他永远都是冲在前面“打头儿的”。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让他每天都要到铁路旁走一圈。“一天不走,心里就像缺点啥,感觉有啥事没干似的。”他说,小组里的人都约好了,只要能动弹一天,就要在铁轨旁巡一天。

“日常巡检有两个重点,一是走到地儿,二是看到位。”老宫说,隧道、涵渠、桥梁的每一个地方都要走到,每一个点都要看到,而且切记要“多看一眼、多走一步、多敲一锤、多问一声”。

第一维修小组每个人都是“活地图”,哪一座山危石易落、哪一片树木易折、哪一条涵渠易堵,全部了然于胸。有人测算过,他们每天巡检十多公里,每年走下来几乎都是一个“万里长征”,33年相当于绕赤道3圈。

“不管走得多累,只要有查不到或查不清的地方,就不能停步,腰酸腿疼脚起泡也得挺着。”老宫说,山里人迹罕见,根本没有路。现在走的这条羊肠小道也是这些年组员们一次次巡检踩出来的。路上全是乱石,一天下来,脚常常磨出两三个水泡。以前一年要穿坏七八双鞋,现在劳保鞋质量好,穿一年还是八成新,脚倒磨成了“铁脚板”。

“做颗永不生锈的‘道钉’,这辈子就钉在这了”
图片
图片

“对面声相闻,见面走半天。”这是在梅集铁路沿线行走的现状,也是山高林密复杂地形的真实写照。就在这崇山峻岭间、悬崖峭壁上、桥隧涵洞里,不时可见第一维修小组组员战斗的身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33年来,第一维修小组把“列车安全通过”当作一切工作的底线,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用生命守护着素有“咽喉”之称的长白山区普速铁路的“生命线”。他们择一事、终一生,不讲条件、不计得失,用脚步丈量铁轨,用双手护佑安全,让坚守一代代传承。

“70后”李志光,身手敏捷,每次搜山扫石,总是主动担负起最危险、最辛苦的危石排除工作。他会第一时间系上安全绳爬上杂草覆盖的峭壁,用手锤敲打风化的山石,一敲就是几百下……

“80后”曹德伟,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但每年春季“桃花水”堵塞涵渠,他总是第一个跳进湍急冰冷的河水,清理淤积,一干就是半天……

“90后”肖政桐,身材纤瘦,面相清秀,组员们戏称他为“小姑娘儿”。有时直径只有1米的涵渠积冰,不足30厘米的空隙,大型机械进不去,每次都是他钻进涵渠,趴在冰面上除冰,一趴就是一个多小时……

都说只有冰凉的铁轨,没有冰冷的人生。

第一维修小组的老少爷们儿也经常坐在一起讨论人生。刘传双有次一激动,喊出句特豪迈的话——“做颗永不生锈的‘道钉’,这辈子,我们就钉在这了!”可许久,没有人接话。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这13颗永不生锈的“道钉”,其实早就牢牢地“钉”在梅集铁路线上了。

编辑:沈贺奇

复审:王宇东 张   妤

终审:房丽红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