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变了,又没变…
时间:2021-09-18 16:57:07
来源:前郭县融媒体中心
体育如同一面镜子
全运会的价值不仅限于赛场
更是社会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晴雨表
2005年全运会落户江苏,首次由“北上广”以外地区主办
全运会的主办地
从“北上广”到沿海地区
再到如今的中西部地区
越来越多城市有能力承办大型赛事
兴建体育场馆,丰富群众生活
全运会的辐射范围拓展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
大众对体育的认识和需求不断丰富
全运会“指挥棒”的作用也日益多元
从竞技金牌到全民健身如何延伸?
“大手笔”投入如何用之于民?
破与立,去与留
全运会探索新的角色定位
2009年十一运会
新建体育设施赛后利用纳入考量
2013年十二运会
将全民健身、节俭办赛践行到底
为开闭幕式“瘦身”
竞技比赛与群众健身“混搭”
竞赛场馆不搞重复建设
让赛会真正回归体育、回归群众
为全运会吹来新风
作为国内最大规模的综合性运动会
全运会具有独特的综合价值
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
全运会的示范效应
聚合效应、辐射效应
如何发扬光大
既是时代命题
也是使命所在
办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
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作为体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对标这一要求
全运会再次走上转型之路
2017年十三运会
8项重磅改革令人耳目一新
取消金牌榜和奖牌榜
首次增设19个群众比赛项目
鼓励跨单位组队
师徒同上领奖台
……
全运会大胆做“加减法”
打破固有发展定式
深入大众寻找养分
与新时代体育发展理念对接
为社会期待和人民需求服务
“我要上全运”燃动全国
数百万群众参加基层海选
8000多名草根爱好者登上全运舞台
敞开大门,植根民间
让全运与人民走得更近、融得更深
为基层健身热潮添柴加火
金牌属于优胜者,健康属于所有人
“全运惠民”落到实处
从发放体育惠民卡
到家门口“15分钟健身圈”
将体育嵌入城市发展与民生轨道
让全运会真正变成
全民健康的领跑者
开门办体育
不只是为体育爱好者搭建平台
更旨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从偏重奖牌到全民共享
以开放姿态夯实后备人才基础
为奥运备战探索新路
全运会的锐意创新
助推体育领域改革向纵深迈进
跳出竞技小圈子
走向社会大天地
变的是
办赛思路、评价体系、参赛群体
不变的是
对奋勇争先、勇攀高峰的追求
变与不变之间
涵养着全运的大众口碑
激发出全运的深层活力
一场全运会,扮靓一座城
回望历届东道主
以办赛促动城市协调发展
改善城市面貌,提升文明风尚
六运会带来广州新天河
十运会盘活南京河西
十一运会唤醒济南奥体板块
……
全运会为城市发展按下“快进键”
环境、交通、绿化、服务、管理
变化显而易见
从硬件升级到软实力提升
对区域价值提升有目共睹
全运会是体育盛会
也是民生盛会
新建或改造的场馆设施
从规划到使用
均为服务群众做好预设
或放在高校,赛后留给学生
或市场运作,全面对外开放
全运遗产变成全民财富
十八大以来
“全民全运”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全运氛围带动健身热潮
科学锻炼意识不断提升
六十二载弹指一挥间
而今站在新的起点
全运会首次走进中西部地区
全运会和残特奥会首次同年同地举办
中国体育期待在三秦大地
树立新标杆
书写新辉煌
以人民为中心
用改革谋发展
引领体育事业不断开新局
本届全运会
喊出“全民全运 同心同行”的口号
简约办会、全民参与
绿色引领、智慧赋能
四大突出亮点
勾勒出令人期待的全运新貌
“我要上全运”组织近千场
部分群众赛事展演活动搬到互联网
全运会正式比赛首次进入中学校园
八大全民惠民工程陆续落地
……
“开门办全运”汇聚合力
“创新办全运”生根发芽
引领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东京奥运热潮尚未褪去
全运盛会接踵而至
一面是提高竞技实力、发掘后备人才
为三年后的巴黎奥运蓄力
一面是增强人民体质、满足群众需求
服务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
肩负多元功能的全运会
正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今晚
十四运会大幕即将拉开
建设健康中国
迈向体育强国
向奋斗致敬
与时代同行
全运会从陕西再出发
号角响起
中国体育正向新的高度奋勇攀升!